您的身体比医院昂贵的仪器更灵敏,早在大病发生之前就给您信号了,可惜有的人不懂得身体的语言,把问题给拖延了,把小病拖成了大病。这个表格中的症状都是大病形成前期身体给您的提示和预警。只要认真把这个表格填完,老刘就会告诉您,未来3个月、半年、甚至3年以后您身体可能会出现的问题,并给出应对建议。
便秘是都市人的通病。平日久坐在办公室,而又缺乏运动,加上食无定时,少吃蔬果,久而久之就有便秘的困扰出现。在各种通便秘方中,必定少不了西梅。倘若你没有健康问题,但是仍被便秘困扰,不妨试试西梅汁或西梅干。本文将告诉你,吃西梅为什么能促进排便?西梅通便的原理与禁忌有哪些?
如果排便过程有以下几种状况,就可能是便秘:
一周内排便次数少于 3 次
排便时感到吃力或有痛楚
排便后有排便不清的感觉
大便多数呈现为干硬或颗粒状
西梅(prune),是一种蔷薇科李属的植物。事实上,它与布冧(plum)是同一种植物,不过品种以及产地不同,因而有着不同的形状、颜色及味道。
西梅改善便秘的原理
西梅含有山梨醇,能够将肠壁内的水份带入肠道,刺激肠道蠕动,能把肠壁细胞的水分带入肠道,刺激肠道蠕动,从而达到轻泻作用。西梅还含丰富的非水溶性纤维,有助于肠道蠕动,改善便秘。西梅的通便效果相当突出,这可能它著名的好处。有研究¹指出,西梅所含的果寡糖能有效改善便秘。研究参加者连续两星期服用1杯分量的西梅汁之后,排便量明显上升。
老刘请你也关心:中医便秘的原因和类型,你属于哪种?
西梅可说是帮助化解便秘的食物中,排名第一的选项,而西梅可以得到这项殊荣也是名副其实。注册营养师洁西卡‧科丁(Jessica Cording)说:“西梅干的纤维量非常高,而且梅子含有丰富的山梨糖醇(Sorbitol),能达到软便的效果。”
如果偶尔一、两日排便状况不佳,其实可以尝试西梅干及西梅汁。加州研究消化系统疾病的医学博士法哈迪(Ashkan Farhadi)建议,将西梅干泡水一个晚上后食用,效果更佳。西梅干及西梅汁均有轻泻作用,主要原因是含有山梨糖醇,山梨糖醇是一种人体无法吸收的物质,透过增加大肠以及周边血管之间的渗透压,帮助肠道吸收水分,从而润滑肠道,令大便更容易排出。
便秘成因繁多,但大多都是因为膳食纤维摄取或水分不足,可以透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取量来缓解。美国医学研究也表明,便秘的发生绝大多数是因为肠道缺乏足够的蠕动所致,天然西梅汁中含有水溶性的天然果胶纤维和不溶性植物纤维,这两种纤维的组合可以有效增加肠道的运动能力,增加排便次数。
市面上可以买到西梅汁及无核西梅干,均有丰富的纤维素,可以排毒、清宿便、减肚腩,简直是排毒恩物!西梅汁更不用加水,一开即饮,相当方便。西梅产品的山梨醇浓度比新鲜西梅高,因此效果比新鲜西梅显着。
西梅的功效与作用
除了缓解便秘外,西梅还有其它健康益处。西梅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,可以帮助身体对抗炎症,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破坏。另外,西梅含有花青素亦被认为可维持心脏健康。不仅如此,西梅还含有维他命K,以及磷、镁、钾等矿物质,都与保持骨骼健康有关,有助于防止骨质流失。
西梅的副作用与禁忌
西梅含有山梨糖醇(sorbitol),对人体而言这种糖醇如同泻药,因此,也需注意食用量,食用过量会过分刺激大肠,引起如肠胃痛或重度腹泻等肠胃问题,有的人饮用过多西梅会出现“搅肚痛”情况。
市面上的西梅汁属于高糖饮品,平均每饮用100毫升,含糖量为10至13克相等于2至2.5粒方糖,这些添加糖会促使肠道坏菌滋生,加速肠道老化!
不建议大量摄取西梅,每次进食建议2-3粒西梅干,或饮用半杯约125毫升的西梅汁则可,避免造成急性腹泻。记得同时增加水分摄取,以免造成肠道阻塞。
老刘请你也关心:老年人便秘吃什么食物调理最好?膳食纤维不是首选
哪些人不适合多吃西梅
西梅较为寒凉,寒性体质的人和经期的女性不建议食用。另外,西梅糖含量较高,糖尿病患者和肥胖的人不可多吃。西梅表皮上可能存在较多农药残留,肝功能欠佳人群不宜多吃,以免增加肝脏负担。
西梅后生元饮料
西梅虽好,但直接吃西梅果、西梅干,或者喝西梅汁,一方面份量难以把控,一旦超量会对肠道造成不良影响;另一方面,西梅中的糖份和农药残留也会对食用者造成不良影响。西梅后生元饮料的推出解决了这一难题。
智利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,那里的西梅沐浴着南半球的阳光雨露、喝着纯净的冰川融水自然生长。西梅饱满紧致、甘甜诱人。 西梅后生元饮料甄选智利进口西梅,不仅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,还有后生元、益生元等多种成分,结合传统经典名方五仁汤,综合调理肠道环境,帮助你保持肠道的自然轻畅。有需要了解西梅后生元饮料详情信息的朋友,可以咨询老刘(微信53073781)
参考资料:1. Piirainen, Laura et al. (2007). Prune juice has a mild laxative effect in adults with certain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. Nutrition Research - NUTR RES. 27. 511-513. 10.1016/j.nutres.2007.06.008.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liuyfx.com/post/492.html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